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弘揚李四光等老一輩科學家留學報國光榮傳統,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講好新時代的南大故事,2023年4月8日下午,南大李四光留學報國精神宣講團的宋亞輝、馮一軍、陳輝林等三位教授專程來到了南菁高中,給南菁學子帶來了特別的科普和學術講座。 宋亞輝教授 南大法學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宋教授帶來了主題為“法學是一門什么樣的社會科學”的講座,他重點闡述了“最古老的三大學科、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學、法學學科的構成、南大法學怎么樣、我在南大學法學”六個方面問題。他的精彩講座使高三文科班的學生深受啟發。同學們現場認真聆聽,互動環節提問不斷,掌聲不止。 馮一軍教授 南大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馮教授圍繞“從人工材料到智能材料:下一代無線通信中的信息超材料技術”的主題,從生活中簡單的折射現象講起。他首先提出折射率能否小于0的問題,經過科學家們的接續努力,找到了人工合成的材料,能夠做到折射率小于0。馮教授深入淺出,從科學實驗到實際應用,為同學們描繪了現實中“隱身”技術的突破和未來隱身技術為人類造福的美好藍圖。最后馮教授鼓勵同學們當志存高遠,為國家的發展而努力學習。同學們聽的非常專注,他們向馮教授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既然有“隱身”技術,是否還有“反隱身”技術?超材料耗電耗能嗎?將來如果發現了某種超材料,可以直接應用,是否可以先創業再研究? 陳輝林教授 南大大氣科學學院教授 陳教授圍繞“碳中和與氣候變化”的主題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同學們現場提問不斷:大氣科學專業與金融其他專業在就業道路上的結合,以及該專業的未來發展怎么樣?從圖表中看到全球平均溫度升高4℃是一個特殊點,代表不采取任何措施,而我從另外幾條圖線看見升高2℃也是一個特殊點,是否代表了某種臨界?在地理課本上了解不同國家在處理氣候變化方面其實有分歧,了解教授多年在歐洲工作,請問是否遇見這種分歧,又如何更好合作?觀察氣候變暖的方法有哪些?綜合性進步與關鍵技術突破在科學進步中又有怎樣的作用? 馮教授的講座讓我特別震撼,也擴寬了我的眼界。同時,我們也學習到了人工原子等全新的概念,了解到了國內外有關“隱身”的最新科研成果。希望中國科學家們在超材料方面有重大突破。 ——高三(5)班 侯春暉 講座中馮教授以形象、科學的語言為我們介紹了傳統電磁理論在當今時代煥發的生機:擁有負折射率的合成超材料,以及生活中常見的折射現象在設計隱身裝置中的妙用。通過這次講座,我們認識了幾種超材料的原理和廣闊應用前景,尖端科技似乎不再遙不可及,它以其精巧的設計服務于人類,最終使社會朝著低能耗、高效率、可持續方向發展。 ——高三(5)班 張藝 人總是對美好的新事物充滿向往與好奇的。聽了南大馮教授的講座,我不禁暢想未來如果能在南大求學,我會從事什么專業,會認識什么樣的人,南大會幫我開啟一段怎樣全新的人生呢?有關負折射率的問題令人獲益匪淺。麥克斯韋方程我們不會解,我們亦不了解開口金屬環加圓柱模型是如何想出來的,但這些實例告訴我們,物理等基礎學科大有作為,它不是停留于實驗室和論文上的理論,而是切實可用于生活,可改善民生的大學問?!翱蓱谩币步鉀Q了我創業“創什么”的疑惑。深究物理,將為我們構建美好的生活。 ——高三(5)班 劉偉德 陳教授以真實科學的圖表數據向我們展示了當今世界的氣候情況,了解了大氣科學的基本概況,以及該學科具有的人類意義,感嘆于南京大學氣候科學的神奇與先進,也認識到這門科學背后獨特的科研精神。 ——高三(1)班 費彤舟 陳教授的講座,由臭氧層空洞的成功治理案例切入,進一步介紹氣候變暖以及碳達峰、碳中和,并全方位地介紹了現代大氣科學的主要問題和主要方法,極大的豐富了我在大氣科學的相關知識,使我進一步了解了面對氣候變化等問題的應對策略。 ——高三(7)班 趙正 陳教授生動形象、鞭辟入里地講解中,領略大氣風之變幻之美,大氣成分改變之危,以及碳達峰、碳中和之路。圍繞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介紹了碳中和與氣候變化,現代大氣科學。 ——高三(1)班 王一帆